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习近平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出自《吕氏春秋》的朴素句子,记载着我国先人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感悟。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链上,黄土黑地红壤都印刻着淳朴敦厚的气质,蓝天绿水青山都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希望。华夏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正是因为,我们一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新世纪之交,改革开放的中国,加快了追逐世界的脚步,进入经济社会高速增长期、快速变革期。但发展的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也不断激起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呼唤。
发达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必须厚植于乡村文明和绿色国土的底板之上。绿色生态才是核心竞争力,才是长期可持续潜力。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应该贯穿“绿色生态可持续”的主线,应该是铺满绿色的小康路。
“只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认定这个选择,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践行这一理念,各方正在付诸行动。
在“加减”运算中,落实绿色生产目标。农业生产要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用行动厚植绿色中国的三农土壤。
今年2月5日,新世纪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字里行间尤其醒目。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在于“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悠悠万事,吃饭为。古老中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螺旋上升、不断增加的人口,实在是一张很难下笔的考卷。直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难题才被彻底解决。
正是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才带领人民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也正是在今天,我们才有底气提出更高的追求: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要有洁净的空气和水,要有蓝天白云,要有美好的家园和环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既要继续做好生产的“加法”,又做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的“减法”。
河南郑州有个农民出身的“土专家”党永富,几十年立志于“通过科技手段改良土壤”,把农药、化肥、农膜等不合理使用带来的污染降到低。他提出减农资、减成本、减污染和增产量、增品质、增收入的“三减三增”目标,主攻有机水溶肥、除草安全添加剂等技术,使上千万亩“患病田”受益。
大批的农业科技专家、“土壤医生”,长年累月在乡村奔走,把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植保、生物绿色防控、农膜降解回收、种养结合、休耕轮作等等技术,一项项落实到田间地头,合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轨。
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彻底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而在去年,以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举措,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甚至实现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近16亿亩,机械施肥面积超过8亿亩,有机肥施用面积3.8亿亩次,绿肥种植面积约4800万亩。
全国农药施用量则继续保持零增长,其中三大粮食作物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4亿亩次;粮食、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超过5亿亩;秸秆还田面积8亿多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60%。
从凝聚共识到付诸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全国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结构转型、方式转变”的步伐,骤然加快。
北京市已连续10年实行“有机肥补贴政策”,近年又加大补贴力度,促进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还田利用,全市耕地化肥施用量平均降低30%以上,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明显提升。
黑龙江省大力推动农产品由中低端的普通产品向中高端的绿色、有机产品发展。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4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0%。
吉林省将原有“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优化升级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改“万亩片”创建为选择11个县开展整建制创建,由“高产”指标提升为“既要创高产,又要见高效,更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
今年2月8日,新版《农药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监管更加严格,惩罚更加严厉,责任更加明确,手段更加有力。近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要增绿。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既是市场导向、效益导向,更要遵循生态导向、绿色导向,路径越走越清晰。
在“进退”选择间,坚持绿色发展路径。只有认真摆正“饭碗与生态”的关系,方能进退有度,进退自如。
农村广阔的天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向,需要在“进退之间”重新作出抉择。要摆正“饭碗与生态”的关系,努力还旧账,不再添新债,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具体来说,要推动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经发布,立即引发舆论热议:被称为是史上严厉的“土十条”,包括了监测、评估、风险防控、治理试点等内容。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出台,提出守住耕地的“两条底线”,一是18.65亿亩耕地数量的红线;二是耕地质量的红线,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努力达到“藏粮于地”的要求。
东北4省区,已在17个县市集成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山东省将投入近百亿元,防治约2.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水土流失;西北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区,建立科学、普惠的生态保护新模式试点,园区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河北省实施调整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项目,每年实现地下水压采数亿立方米。
去冬以来,在湖南省洞庭湖区及“千湖之省”湖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拆围清湖行动”。
湖北省提出,今年4月底前将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等养殖围网全部拆除,彻底退渔还湖;在未来两年内,恢复库容超10万立方米的湖泊16个。
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幸福乡的渔民刘洋,同时也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家就住在洞庭湖畔。他依然记得10年前的洞庭湖:“湖面一眼望不到边,在湖里行船,有时候会遇到江豚在船后面跳舞;候鸟在冬季归来,围着船飞来飞去。”“那些围网,是我们渔民的牢,也是洞庭湖生灵的牢。”刘洋希望,通过清湖行动,让那些鸟飞回来。
随着河长制、湖长制在全国的推行,相信包括连接长江流域的湖泊、河流在内,全国所有大河大湖会有明确的“责任人”,会更加认真负起责任。
2016年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核心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体现了在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下,注重质量效益与绿色生态的导向。
在“得失”权衡上,追求绿色生活梦想。建设美好家园,不能丢失中华民族的乡土之魂,要用绿色铺满乡村路、铺满全国人民的小康路。
人类选择农耕生活方式,才有了家园与故乡。农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农耕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母体。当“留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被写进中央文件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美丽乡村,不仅是农民繁衍生息的脚下热土,也是城市人寄托乡愁的精神园地。
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描写的景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千百年来令人向往。
著名作家路遥曾谈到儿时的乡居生活,爱看父亲种南瓜,每到秋天,“从地头任何角度看过去,一行一行地长满了瓜,很美”。这种审美情趣中,饱含着对家乡、对故土深深的情感。
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选择离开故土进城务工,汇入现代文明的大潮。一些传统村落常年人走室空,村头的池塘干涸了,门前的老槐树倒了,老旧的农舍斑驳了。
应该说,部分村落的消失不可避免。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道路上,历来有得有失。然而,现代化的脚步越是加快,“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怀越是浓厚。无论怎样权衡“得失”,老树清流般乡愁滋味、乡土之魂,不能丢失。
河北省井陉县冶里村有两位老农,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双臂截肢的贾文其。从2002年起,他们靠一双眼睛和一双臂膀,走田埂、跨沟渠、行独木桥,合力拓荒,连续14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协力植树上万株,硬是在潺潺婉转的冶河岸边,增添一大抹绿色。贾海霞“没有高大上的想法,就是觉着村边的河滩荒了太可惜”。
追求绿色生活梦想,建设美好幸福家园,首先要立足三农,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拉长产业链,拓展农业养护水土、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全国许多乡村,让传统产业变绿、新兴产业增绿、特色产业添绿,展现出美轮美奂的靓丽;一些原本相对贫困地区的农户,把“卖山货”与“卖生态”“卖山头”结合起来,把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起来,美了自己也美了别人。
“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名出《诗经》“安且吉兮”之意。188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作为全国第一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累计建成“中国美丽乡村”179个村,形成竹业、茶业和椅业三大农业特色及加工产业,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增长率远远高于城市居民。
江西省提出生态、设施、休闲、智慧“四型农业”发展要求,全省争先创新实践。在“中国美乡村、世界大文化生态公园”婺源县,赏农村美景,品民俗风情,吃乡村土菜,住农家小院,恰恰成为现代城市人追求的时尚。2015年接待游客15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观赏油菜花高峰期的3月,游客突破450万人次。
四川省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发展,近3年来每年选择100个小城镇重点培育。提出统筹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布局,突出小城镇文化底蕴、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产业特色,注入鲜活的发展活力。
未来的绿色生活与美好家园,必将是在传承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一种更高层次的城乡互融。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绿洲变沙漠、沙漠变绿洲。沧海桑田的巨变提醒人们,发展要适度,开发须谨慎,哪怕放慢一点脚步,即便牺牲一点眼前利益,也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也要选择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养殖毛驴,助您发家致富